院长汪俊昌作《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专题讲座
4月3日晚,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处级中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集中培训班第三课,由浙江省本科高校十八大精神轮训讲师团成员、浙艺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俊昌作《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专题讲座。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处级中层干部参加培训,科级干部、教学系二级党支部书记、思政教师等听取讲座。
汪俊昌主要围绕“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目标、“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内涵、扎实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目标的八大体系部署等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关于“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目标,汪俊昌表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浙江到2012年6月已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下一阶段目标是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基本现代化社会。我省要建设的是在我国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区域掀起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可比性的现代化。把我们时代的特点,中国的特色以及浙江的目标总体概括来说就是物资富裕和精神富有。这三个现代化中强调既要重视国际可比性的时代特征,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既要努力坚持走在前列又要干在实处:既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实现浙江人民群众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关于“两富”现代化目标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内涵,汪俊昌表示,要分两个阶段推进“两富”现代化建设——第一个阶段到2020年实现四个翻一番,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2020年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第二个阶段在实现2020年四个翻一番目标基础上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此要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2013年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目标要求既体现四翻番的客观需要,同时更要关注在四翻番过程中,注重转型升级、注重统筹协调,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人的现代化素质提升。他认为,“两富”现代化的目标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更是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既是浙江贯彻中央“三步走”战略部署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求的实际行动,更是浙江深化“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目标追求;既是顺应浙江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更是浙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作的积极贡献。
关于扎实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目标的八大体系部署,汪俊昌表示,“两富”现代化浙江的目标有五个方面,即“五个持续”,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人们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提高。要形成八大体系:一是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与创新体系更加密切相关的主要是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综合体系。二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是由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结构体系。三是建设现代城乡体系。新型的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先行先试”要求大力实施“四大国家战略”,推动两个示范点,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发展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城乡规划改革,支持更加积极主动开放、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五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体现现代民主政治基本精神,又有中国特色现代民主政治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六是建设现代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功能,发挥文化在新发展观中的作用,即用文化推动发展,以文化代表发展,把文化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最高目标。七是建设现代社会体系。八是建设现代生态体系。
汪俊昌的讲座将十八大精神与浙江推进“两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资料翔实,数据充分,阐述透彻,使广大干部职工较好地领会和掌握了“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精神,受到广泛好评。

